-
-
朱林蕃, 叶浩生
基于具身互联网技术的元宇宙不仅在技术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挑战了经典认知科学对认知与智能概念的定义。人的认知过程不再仅仅被理解为颅内的神经计算,而被理解为一个介于生命-机器广泛互动的信息交互过程中。文章试图重新讨论延展认知的定义与机制,并试图说明从延展认知到延展体验等认知科学假说对元宇宙框架下认知理论的贡献,并论证基于延展体验基础上的元宇宙(具身互联网)可以成为认知过程的一部分,影响并冲击经典认知科学与哲学领域对认知自身的理解。最终,文章将试图说明,延展体验与元宇宙可以帮助我们走进一个后人类的生存状态。
2023 Vol. 16 (2): 101-108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66 KB)
(
270
)
-
张博, 葛鲁嘉
嵌入认知与延展认知之间争议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案例,通常只是相对简单的外部资源的使用,元宇宙研究的兴起使人们可以在一种新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上述问题。通过对元宇宙中混合认知回路的考察发现,嵌入认知不仅与延展认知具有相同的解释效力,而且更加符合保守性或简单性原则,认知主体与混合现实、虚拟经验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因果依赖性的而非构成性的。如果忽视元宇宙与真实世界之间在存在论层面的差别,则可能削弱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2023 Vol. 16 (2): 109-116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52 KB)
(
243
)
-
周卓钊, 史滋福
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生科技综合理念,已经席卷全球。对认知科学等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同时其理论和应用优势正特立独行显现出来。元宇宙能否与生成认知结合从而催生新生代认知科学研究范式?是否意味着未来要以虚实共生方式彻底结束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时代,从而进入人工智能式的研究时代?虚实共生技术还有哪些无法实现的短板,未来认知心理学何去何从?研究从批判了一百多年的心理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等范式的理论主张出发,对比元宇宙认知与生成认知的理论主张,找到二者共同点和区别,尝试探索元宇宙赋能生成认知可能性,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评论。
2023 Vol. 16 (2): 117-123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868 KB)
(
253
)
-
吴贺天泽, 邓芸, 苏佳佳
元宇宙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近两年以元宇宙为主题发表的文献量呈爆发式增长。文章将元宇宙定义为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技术集成统一体。但诸多技术的集成统一缺乏理论支撑。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但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分裂”与“整合”的冲突。其分裂的本质是:心理学仍不是一门范式学科。反观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心理学发展离不开研究工具的进步,研究工具的进步以技术发展为基础。元宇宙为这种技术统一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旨在从理论与技术结合的角度出发,论述心理学四个具有极强影响力的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与元宇宙结合可行性;并且,文章认为未来元宇宙的发展将会与具身认知密切相关。
2023 Vol. 16 (2): 124-132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25 KB)
(
590
)
-
-
谢晓丹, 王志琳, 蒋柯
哲学家关于皮亚杰的意识研究工作提出了五个问题:(1)皮亚杰的工作是真正的意识研究吗?(2)皮亚杰的意识研究与意识研究的经典话题是同一回事情吗?(3)皮亚杰所研究的“意识”是什么?(4)意识研究能成为“意识科学”吗?(5)皮亚杰的意识研究对当代意识问题的讨论会有什么贡献?文章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回应。皮亚杰的工作都是围绕意识问题而展开的,皮亚杰通过发生认识论对意识做出了建构性的定义:意识是认识的结构化过程;皮亚杰的意识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在宏观尺度上的科学史观;皮亚杰的工作与当今的意识问题研究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勾连。
2023 Vol. 16 (2): 133-140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53 KB)
(
271
)
-
龙飞腾, 刘国华, 蔡建雯, 张孟佳
目前国内社会心理学领域较多关注个体心理机制的内部层面和人际层面,而对于群际层面的心理学理论研究较少。为了群际关系研究发展的本土化,需要批判性地思考和借鉴国际群际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此,研究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系统梳理并回顾了国外群际关系研究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主题。基于k-核理论的文献聚类发现:当前群际关系领域内有群际接触、外群体非人化、积极回应、人际过程模型、群际行为、具象识解和社会分类七个主要研究方向。根据文献突变率检测,近三年群际关系研究的前沿主题为集体行动倾向、社会网络和社会规范,但它们各自形成的知识场域尚不完善。针对文献计量结果,研究进一步讨论了群际关系研究在生理心理学和社会网络分析领域的跨领域发展潜力及需要进一步明确的社会规范影响,为群际关系研究的发展提供方向。
2023 Vol. 16 (2): 141-152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1528 KB)
(
333
)
-
王沛, 韩彩霞, 丁川
基于群际威胁理论和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恶性医患失谐事件为启动材料,采用竞争反应时范式(CRT)和内隐联想范式(IAT)从外显和内隐层面探究了共同内群体认同对群际威胁引发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群际威胁组个体的外显和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非威胁组;有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个体的外显和内隐攻击性显著低于无共同内群体认同组的个体;在无威胁的条件下,有无共同内群体认同对个体的外显和内隐攻击性没有较大影响,但在威胁条件下有共同内群体认同的个体的外显和内隐攻击性显著低于无群际威胁组的个体。上述结果表明,群际威胁会引发个体的攻击行为,共同内群体认同能够降低个体因群际威胁而产生的攻击强度。因此,降低医患群际威胁感知、构建医患共同内群体认同对医患失谐的消解具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16 (2): 153-160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90 KB)
(
198
)
-
-
贾艳玲, 郝日艳, 王宁, 田珍珍, 白小丫
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引入灾后心理恢复,探讨了工作意义感知在灾后心理恢复与员工工作激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者共情的调节作用。607份调查数据结果表明:(1)灾后心理恢复各维度正向影响工作激情;(2)工作意义感知在灾后心理恢复各维度与工作激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领导者共情在灾后心理恢复各维度与工作意义感知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4)领导者共情调节工作意义感知在创伤后成长与工作激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在低领导者共情情境下,该中介作用更显著。通过该研究以期为组织及个人在平稳度过疫情、唤醒工作激情以维持企业活力提供有益启示及实践指导。
2023 Vol. 16 (2): 161-171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1108 KB)
(
211
)
-
倪亚琨, 赵冬梅, 张镒, 郭腾飞
基于金钱激励延迟实验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奖励线索对个体动机的影响,分别对个体在不同奖赏线索任务中的情景线索加工阶段的Cue-FRN成分、任务准备启动阶段的Task-SPN成分、任务绩效监控阶段的dFRN成分和奖励结果期待的Outcome-SPN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四个任务阶段中,低奖励线索下的Cue-FRN波幅显著负于高奖励线索,且高奖励线索下的Task-SPN、dFRN、Outcome-SPN波幅显著负于低奖励线索,说明在高、低奖励线索下,个体的动机水平具有明显的增强和减弱的效应。而在中奖励线索下四个阶段的脑电成分与高、低奖励线索相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个体的任务动机反应不存在显著的趋近或回避效应。
2023 Vol. 16 (2): 172-181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1890 KB)
(
154
)
-
-
张馨月, 高旭
为探讨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对青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未来自我连续性、自我控制、体育锻炼和主观社会阶层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体育锻炼在未来自我连续性与自我控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主观社会阶层能调节未来自我连续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只有在低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未来自我连续性才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控制;(4)主观社会阶层能够调节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影响,随着主观社会阶层的提升,体育锻炼对自我控制的正向预测作用逐渐减弱。因此,未来自我连续性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主观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对自我控制产生显著影响。
2023 Vol. 16 (2): 182-188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82 KB)
(
376
)
-
-
高峰强
2023 Vol. 16 (2): 189-192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698 KB)
(
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