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永远的弗洛伊德——由《弗洛伊德主义新论》引发的感想 |  
						| 高峰强 |  
					|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358 |  
						|  |  
					
						| 
								
									| 
											
                        					 
												
													
													    |  |  
													    |  |  |  
															|  |  
															| 通讯作者:
																高峰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gaofq_11@163.com |  
													
														
															| 
																																																																																																										
																					| [1] | 郭薇, 段锦云, 施李晓云. 认知复杂性的概念演化及其前因结果[J]. 心理研究, 2023, 16(3): 195-203. |  
																					| [2] | 张曼婷, 梁伟廷, 王玮, 李永鑫. 付出-回报失衡模型:发展与应用[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04-215. |  
																					| [3] | 闫国利, 宋子明. 阅读心理学视角下的“一目十行”现象[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16-223. |  
																					| [4] | 孙佳禾, 何文广. 工作记忆、靶线索间隔时间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24-232. |  
																					| [5] | 王碧英, 刘凯, 张鲁涛. 职场地位的形成:概念、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34-242. |  
																					| [6] | 徐小凤, 关浩光, 王奕辉. 职场排斥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情绪耗竭与生涯控制力的作用[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43-250. |  
																					| [7] | 柳波, 高日光. 职场非正式领导力涌现:概念与测量[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51-259. |  
																					| [8] | 李其容, 李春萱, 龚淑英, 王继业. 双职工核心家庭父母工作狂与青少年情绪症状、品行问题: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60-272. |  
																					| [9] | 金童林, 乌云特娜, 张璐, 雷泽宇, 孔德华. 中国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73-279. |  
																					| [10] | 周丽华, 张晓贤.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潜在类型: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 心理研究, 2023, 16(3): 280-288. |  
																					| [11] | 朱林蕃, 叶浩生. 从延展认知到延展体验:元宇宙与后人类主义生存[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01-108. |  
																					| [12] | 张博, 葛鲁嘉. 元宇宙与嵌入认知:混合现实中的认知问题[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09-116. |  
																					| [13] | 周卓钊, 史滋福. 从“亚人”到“化身”:元宇宙赋能生成认知范式方法论的理论空间[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17-123. |  
																					| [14] | 吴贺天泽, 邓芸, 苏佳佳. 从“精神分析”到“具身认知”:元宇宙对心理学史的整合[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24-132. |  
																					| [15] | 谢晓丹, 王志琳, 蒋柯. 皮亚杰的意识科学与当代意识研究的勾连[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33-1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