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厚超, 金磊, 郝海平
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稳中向好,国家政策持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有据可依。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地区特点的基本服务模式。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但是,在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家庭心理服务体系仍存在欠缺,网络情感治理尚未完善,未成年人的积极天性尚未完全发掘。未来应从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筛选机制、加大心理知识科普力度、家-校-社联合、激发未成年人内在潜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22 Vol. 15 (5): 387-392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744 KB)
(
323
)
-
-
赵绍晨, 岳洁如, 陈伟, 戎牧心, 杨子凡, 孟令怡, 郑希付
恐惧的双通路模型认为,恐惧可以通过快速通路和慢速通路进行加工。以往研究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知觉相似性的恐惧泛化模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初级知觉加工外,人类还会进行高级认知的加工。关于初级知觉加工和高级认知的加工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经典的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从数字构成的辨别性学习角度探究恐惧泛化的潜在机制。43名被试被随机分配到符号学习组和数值学习组。结果发现,在恐惧习得过程中,被试在主观预期和皮肤电导反应(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 SCR)指标上均习得了恐惧。在恐惧泛化过程中,主观预期和SCR指标出现了分离,具体表现为被试在主观预期上出现了辨别性恐惧泛化,而在SCR指标上并未出现泛化。这表明恐惧泛化中主观预期和SCR可能存在不同的加工机制。这对临床上分别从认知角度和自动生理反应角度治疗焦虑障碍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2022 Vol. 15 (5): 393-402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1043 KB)
(
244
)
-
王丽君, 李永鑫, 赵国祥
错误后调整效应指个体在错误发生后,为了优化未来的执行表现而调用适当的认知资源在神经和行为上进行积极调整的现象。现有研究在错误后调整的功能适应性和任务特异性上存在争议。错误的功能适应性研究争论的焦点在于错误的发生对随后行为起促进作用还是干扰作用,而错误的任务特异性研究争论的焦点在于错误后调整是否是针对特定错误源进行的调整。为了对错误后调整效应的产生机制有深入准确的理解,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注意警觉和工作记忆等认知加工在错误后调整效应中的作用,以及检测自下而上加工的生理指标在错误后调整中的运用。
2022 Vol. 15 (5): 403-410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00 KB)
(
192
)
-
马嘉琳, 李艺敏
面孔失认症由多种致病因素造成,如脑损伤、知觉加工缺陷、记忆缺陷等,不同的因素往往会衍生出面孔失认症的不同亚型。面孔特定区域脑损伤会引起获得性面孔失认症;面孔知觉加工缺陷会引起知觉性失认症,可细分为面孔整体加工缺陷的失认症和构型加工缺陷(一阶和二阶构型缺陷)的失认症;面孔记忆缺陷引起的失认症主要分为工作记忆缺陷和长时记忆缺陷,长时记忆缺陷失认症可根据知觉和语义属性进一步细分为知觉记忆缺陷和语义记忆缺陷的失认症。面孔失认症的分型对于深入理解面孔失认的形成机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2 Vol. 15 (5): 411-421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1343 KB)
(
294
)
-
-
马俊树, 隋明楠, 刘永芳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目标保护对象的所有权隐含语及个体的自主选择权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心理机制。实验1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初步探究有/无所有权隐含语对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实验2引入自主选择权变量,采用2×2被试间设计,进一步检验实验1的发现,同时考察自主选择权是否会调节所有权隐含语的作用以及心理所有权和权力感是否具有链式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所有权隐含语通过心理所有权和权力感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影响个体的亲环境行为;自主选择权也影响个体的亲环境行为,却未与所有权隐含语产生显著的交互效应。
2022 Vol. 15 (5): 422-431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98 KB)
(
228
)
-
郭腾飞, 商苏东, 陈永强
为了在本土文化情景中检验主动行为量表在不同类型组织中的测量等值性,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选取1291名员工发放问卷,并对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主动行为量表三因素模型(个体主动行为、团队成员主动行为和组织成员主动行为)相比其他竞争模型各项拟合指数更优;(2)主动行为量表三因素模型跨样本的形态等值模型、弱等值模型、强等值模型、严格等值模型和因子方差等值模型均可接受。主动行为量表在我国组织情景中为三因素结构,并且该三因素结构在不同组织中具有跨样本测量等值性。
2022 Vol. 15 (5): 432-438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852 KB)
(
218
)
-
徐凯强, 秦学者, 侯佳雯, 汪玥, 赵娜
消费者在解读商品属性时常常会受到数字迷信等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因而数字迷信也引起了心理学、经济学的广泛关注。当前研究分别从数字迷信对于消费的影响、机制、边界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未来研究应尝试从数字迷信的积极作用、数字迷信的跨文化融入、数字迷信的测量及数字迷信的生理机制等四方面展开。
2022 Vol. 15 (5): 439-446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59 KB)
(
932
)
-
陈欣, 蒋艳菊
共情疲劳是心理咨询师失去对当事人的热情和怜悯之心,对咨询工作产生疲劳和倦怠感。由于过分暴露于人类痛苦,心理咨询师表现出心理不适、压抑、沮丧和衰竭,甚至是二次创伤,降低工作的满意度与有效帮助他人的能力,不再继续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共情疲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的创伤史、共情能力、工作量、工作经验、年龄和性别等。共情疲劳的预防因素有正念、应对方式、精神力量与信仰、自我照顾、个人承诺和组织支持等。未来研究应深入进行心理咨询师共情疲劳的本土化研究,进一步探讨预防共情疲劳的保护因素。
2022 Vol. 15 (5): 447-453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734 KB)
(
391
)
-
-
杜岸政, 王瑶
本研究旨在探索求助污名化对大学生在线咨询态度的影响,同时探索在线咨询伦理担忧及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求助污名化量表、在线咨询态度量表、在线咨询伦理担忧问卷和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对来自河南省两所大学的5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相关、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求助污名化对在线咨询态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在线咨询伦理担忧、网络人际信任对在线咨询态度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预测作用;在线咨询伦理担忧、网络人际信任在二者之具有简单及链式中介作用。因此,降低求助污名化、完善在线咨询伦理规范及提升网络人际信任有助于大学生积极评价和接受在线心理咨询。
2022 Vol. 15 (5): 454-461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854 KB)
(
427
)
-
范丽恒, 汪银玲
为了探讨家庭经济地位与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关系,以及物质主义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使用自编问卷、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问卷对河南两所综合型高校6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客观家庭经济地位和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与物质主义和网络购物成瘾负相关,客观家庭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仅在物质主义、主观家庭经济地位—物质主义两个间接路径上显著。客观家庭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路径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除了上述两条共同的间接路径外,与女生相比,男生还存在客观家庭经济地位—主观家庭经济地位—网络购物成瘾这条路径。这说明客观家庭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的网络购物成瘾的影响可以通过物质主义起作用,也可以通过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和物质主义的链式过程发挥作用。相比于女生,来自于低家庭经济地位的男生会有更强的对低家庭经济地位的感知,从而更容易网络购物成瘾。
2022 Vol. 15 (5): 462-469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83 KB)
(
347
)
-
韩婷婷, 喻丰, 陈琼, 赵俊峰
关于学习者进行元理解监测究竟是使用启发式线索还是表征线索,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操作不同呈现方式设计三个实验对学习者元理解监测使用的线索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多媒体呈现方式下,学习者的元理解监测会受到多媒体优势信念的影响,比单独学习文本的学习者做出更高的元理解判断;使用预先警告可以降低多媒体优势信念对元理解监测的影响,使学习者做出更为准确的元理解判断;相对于单独学习文本的学习者,采用多媒体呈现方式时学习者会获得更多的元理解监测表征线索。研究结果启示学习者在进行多媒体学习时应时刻警示,且教育者需在教育材料中进行相应的标识。
2022 Vol. 15 (5): 470-480 [摘要](
0
)
HTML
(1 KB)
PDF
(993 KB)
(
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