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神分析”到“具身认知”:元宇宙对心理学史的整合
吴贺天泽1 , 邓芸1 , 苏佳佳2
1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006; 2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金华 321004
From “psychoanalysis” to “embodied cognition”:The integration of metaverse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WUHE Tianze1 , DENG Yun1 , SU Jiajia2
1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2 School of Psycholog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摘要 元宇宙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近两年以元宇宙为主题发表的文献量呈爆发式增长。文章将元宇宙定义为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技术集成统一体。但诸多技术的集成统一缺乏理论支撑。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但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分裂”与“整合”的冲突。其分裂的本质是:心理学仍不是一门范式学科。反观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心理学发展离不开研究工具的进步,研究工具的进步以技术发展为基础。元宇宙为这种技术统一提供了可能性。本文旨在从理论与技术结合的角度出发,论述心理学四个具有极强影响力的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与元宇宙结合可行性;并且,文章认为未来元宇宙的发展将会与具身认知密切相关。
关键词 :
元宇宙 ,
心理学 ,
具身认知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0FTYA002)
通讯作者:
苏佳佳,女,博士研究生。Email:sujiajia0929@163.com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吴贺天泽、邓芸为共同第一作者
[1] 陈琦, 刘儒德. (2019).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慕课版).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范君. (2010). 马克思关于人与技术的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1 (03), 7-10. [3] 盖伊·克莱斯顿. (2022). 具身认知: 身体如何影响心智 (孟彦莉, 刘淑华译).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4] 焦娇, 吴凯. (2022). 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前景、潜在风险与规避路径.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 (06), 733-739. [5] 贾韬, 王国成, 郭春宁. (2022). “元宇宙热的冷思考”笔谈(上).科学·经济·社会, 40 (01), 1-14. [6] 刘革平, 高楠, 胡翰林, 秦渝超. (2022). 教育元宇宙:特征、机理及应用场景.开放教育研究, 28 (01), 24-33. [7] 罗洛·梅. (2011). 存在: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郭本禹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马修·鲍尔. (2022). 元宇宙改变一切(岑格蓝, 赵奥博, 王小桐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9] 钱铭怡. (1994).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 沈阳. (2022). 元宇宙的大愿景.青年记者, (04), 1. [11] 陶飞, 刘蔚然, 刘检华, 刘晓军, 刘强, 屈挺,... 程辉. (2018). 数字孪生及其应用探索.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4 (01), 1-18. [12] 王鸿宾. (2022). 元宇宙学. 香港: 中国人文科学出版社. [1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015). 精神分析引论(文思译).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14] 亚伯拉罕·马斯洛. (2007). 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 叶浩生. (1999). 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整合.心理学报, 31 (03), 349-356. [16] 叶浩生. (2010). 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 18 (05), 705-710. [17] 叶浩生. (2014).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二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8] 喻国明. (2021). 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人的连接”的迭代、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再到“心世界”的未来.新闻界, (10), 54-60. [19] 喻国明, 耿晓梦. (2022). 元宇宙: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03), 110-118+2. [20] 赵国栋, 易欢欢, 徐远重. (2021). 元宇宙. 北京: 中译出版社. [21] Boss G., Malladi P., Quan D., Legregni L., & Hall H. (2007). Cloud computing. IBM White Paper. http://download.boulder.ibm.com/ibmdl/pub/software/dw/wes/hipods/Cloud_computing_wp_final_8Oct.pdf [22] Tao F., Cheng J., Qi Q.et al. (2018). Digital twin-driven product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with big da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94), 3563-3576. [23] Wolpaw J. R., Birbaume r N., & McFarland W. J. (2000).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A review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eeting.IEEE Trans action on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8(2), 164-173. [24] Zuckerberg, M. (2021). Founder's Letter,2021. Meta. Retrieved October 28, 2021, from https://about.fb.com/news/2021/10/founders-letter/
[1]
朱林蕃, 叶浩生. 从延展认知到延展体验:元宇宙与后人类主义生存 [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01-108.
[2]
张博, 葛鲁嘉. 元宇宙与嵌入认知:混合现实中的认知问题 [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09-116.
[3]
周卓钊, 史滋福. 从“亚人”到“化身”:元宇宙赋能生成认知范式方法论的理论空间 [J]. 心理研究, 2023, 16(2): 117-123.
[4]
刘燊. 具心于身 心脑交融——评《具身认知心理学:大脑、身体与心灵的对话》 [J]. 心理研究, 2023, 16(1): 92-96.
[5]
苏佳佳, 叶浩生. 元宇宙与具“身”认知 [J]. 心理研究, 2023, 16(1): 3-11.
[6]
许波, 赵国祥. 河南大学心理学学科发展史略 [J]. 心理研究, 2022, 15(4): 291-297.
[7]
王光荣. 维果茨基心理学方法论及其影响 [J]. 心理研究, 2022, 15(4): 298-303.
[8]
舒跃育, 张银霞, 李惠芳. 知识图谱视野下的杨国枢及华人本土心理学 [J]. 心理研究, 2022, 15(3): 195-204.
[9]
许文涛. 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交融——评《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 [J]. 心理研究, 2022, 15(1):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