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叶浩生. 哲人已逝,思想永存:悼念班图拉先生[J]. 心理研究, 2022, 15(1): 3-4. |  
																					| [2] | 叶浩生, 苏佳佳. 叶浩生专访:心理学家的为学路[J]. 心理研究, 2022, 15(1): 4-11. |  
																					| [3] | 蒋柯, 林春婷. 波波娃实验为什么那么重要?[J]. 心理研究, 2022, 15(1): 12-19. |  
																					| [4] | 舒跃育, 靳佳丽, 李嘉明. “社会认知论”对心理学的理论贡献[J]. 心理研究, 2022, 15(1): 20-26. |  
																					| [5] | 高闯, 马安然, 德力达尔. 纪念班杜拉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发现:基于数理心理学架构的回顾[J]. 心理研究, 2022, 15(1): 27-35. |  
																					| [6] | 容翠亮, 冼美君, 邢强. 一种有效的元认知线索:变化的时间规律性[J]. 心理研究, 2022, 15(1): 36-43. |  
																					| [7] | 张恒超. 认知风格对交流学习语言准确性的影响[J]. 心理研究, 2022, 15(1): 44-52. |  
																					| [8] | 张信勇, 冯君萍. 基层公务员职业生涯高原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脱离的调节作用[J]. 心理研究, 2022, 15(1): 53-60. |  
																					| [9] | 刘焱, 宋丽芹. 薪酬公平感知对普惠性幼儿园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薪酬满意的中介作用和机会公平感知的调节作用[J]. 心理研究, 2022, 15(1): 61-69. |  
																					| [10] | 王雨婷, 范鑫芳, 张林, 徐强. 家庭收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概念和集体自尊的作用[J]. 心理研究, 2022, 15(1): 70-77. |  
																					| [11] | 冯彪, 李宗龙, 王凯欣, 崔洪波. 大学生生活目标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自我控制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J]. 心理研究, 2022, 15(1): 78-85. |  
																					| [12] | 孔华秀, 郭斌, 张楠, 熊成, 丁桂凤. 自恋的潜在类别及其对大学生行为影响的双刃剑效应[J]. 心理研究, 2022, 15(1): 86-93. |  
																					| [13] | 许文涛. 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交融——评《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J]. 心理研究, 2022, 15(1): 94-96. |  
																					| [14] | 苏佳佳,叶浩生. 进化心理学:人类理性主义生存的最佳思维方式[J]. 心理研究, 2021, 14(6): 483-. |  
																					| [15] | 郭远兵. 西方心理学的女性主义批判及本土语境[J]. 心理研究, 2021, 14(6): 4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