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班杜拉控制观的修养现象学诠释 |
崔光辉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
|
An cultivatinal phenomen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Bandura's view of control |
CUI Guanghui |
School of Psych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
|
摘要 班杜拉提出了人通过自我调节适应社会的控制观。这种观点延续了欧美思想传统中的观念性、机械性和适应性主张,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主动实践。它侧重人事的功利达成,忽视了认知中的欲望,尤其人在精神超越中的心身安放。它所倡导的认知主体,需要回返到人的切身处境,在困苦的磨砺中,历经跌落与返身,越来越虚己待物,栖居于大地怀抱中。
|
|
关键词 :
班杜拉,
控制,
修养现象学
|
|
通讯作者:
崔光辉,男,副教授,博士。Email:baixia2002@163.com
|
[1] 安贝尔. (2011). 梅洛-庞蒂:愤怒的人与对可见者的发明. 载杜小真、刘哲. 理解梅洛-庞蒂: 梅洛-庞蒂在当代(pp.1-24).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班杜拉. (2003).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毕来德. (2009). 庄子四讲. 北京: 中华书局. [4] 陈慧玲. (2019). 祭如在:自我分析中的他者关系. 载:郑剑虹、刘电芝.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五辑,pp. 155-178).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5] 陈嘉映. (2017). 过有灵性的生活. 意林文汇,(20), 6-10. [6] 陈希米. (2019). 痊愈与断路. 上海文学, (6), 90-97. [7] 崔光辉. (2021,9.9). 探寻精神分析回返大地的理论进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 [8] 弗洛姆. (1987). 爱的艺术. 北京: 华夏出版社. [9] 黎黑. (2013). 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流派.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里赫曼. (2005). 人格理论.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梁漱溟. (1992). 谈乐天知命. 载: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第七卷,pp.496-497).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2] 梁漱溟. (2005). 人心与人生.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列维纳斯. (2006). 从存在到存在者.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4] 马斯洛. (1987).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5] 沈志中. (2015). 身体与欲望:对《解构、建构与重生》一文的回应.中华团体心理治疗, 21(1), 29-33. [16] 余安邦、薛丽仙. (1998). 关系、家与成就:亲人死亡的情蕴现象之诠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 (85), 1-51. [17] 余德慧, 余安邦,李维伦.(2010). 人文临床学的探究.哲学与文化月刊, 37(1), 63-84. [18] 王威廉. (2009). 登临漆黑顶峰的孤独灵魂——评萨义德《论晚期风格》.书城, (10), 91-94. [19] Ryckman, Richard M.(2008).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Belmont: Thomson Wadsworth. |
[1] |
杨文登, 梁爽. 班杜拉的道德推脱理论综述[J]. 心理研究, 2022, 15(2): 121-125. |
[2] |
舒跃育, 靳佳丽, 李嘉明. “社会认知论”对心理学的理论贡献[J]. 心理研究, 2022, 15(1): 20-26. |
[3] |
高闯, 马安然, 德力达尔. 纪念班杜拉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发现:基于数理心理学架构的回顾[J]. 心理研究, 2022, 15(1): 27-35. |
[4] |
冯彪, 李宗龙, 王凯欣, 崔洪波. 大学生生活目标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自我控制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J]. 心理研究, 2022, 15(1): 78-8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