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忠孝”与“背叛”:吴三桂矛盾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
李昱秋, 吴昊瀚, 刘将, 马瑞佶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昆明 650500 |
|
“Loyalty” and “betrayal”: A psychobiography of Wu Sangui’s 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
LI Yuqiu, WU Haohan, LIU Jiang, MA Ruiji |
School of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
|
摘要 吴三桂在历史上饱受争议,被贴有“反复无常”“不忠不孝”“冲冠一怒为红颜”等标签。与此同时,“冒死救父”“坚守宁远孤城”等事例中也表现出“忠孝”品质。站在时代更迭路口,吴三桂人格中呈现矛盾交织的特点,仅用“脸谱化”“简单化”的方式评判历史人物是不合理的。本研究通过勘查史料,以心理传记学视角还原吴三桂“忠孝”与“背叛”并存的人格样貌,并厘清其矛盾人格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
|
|
关键词 :
吴三桂,
历史人物,
心理传记学,
矛盾人格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CSH042) |
通讯作者:
刘将,男,副教授,博士。Email:932146531@qq.com
|
引用本文: |
李昱秋, 吴昊瀚, 刘将, 马瑞佶. “忠孝”与“背叛”:吴三桂矛盾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J]. 心理研究, 2023, 16(5): 387-393.
LI Yuqiu, WU Haohan, LIU Jiang, MA Ruiji. “Loyalty” and “betrayal”: A psychobiography of Wu Sangui’s 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23, 16(5): 387-393.
|
|
|
|
链接本文: |
http://xlyj.magtech.com.cn/CN/10.19988/j.cnki.issn.2095-1159.2023.05.001 或 http://xlyj.magtech.com.cn/CN/Y2023/V16/I5/387 |
[1] 陈宝良. (2013). 明代士大夫的忠孝观念及其行为实践.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9(01), 127-139. [2] 郭永玉. (2011). 人格心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高桑. (2017). 《清史列传·逆臣传》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华文书局编. (1985). 清世祖实录. 北京: 华文书局. [5] 李治亭. (2017). 吴三桂全传.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6] 刘聪慧, 王永梅, 俞国良.(2009). 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心理科学进展, 17(5), 964-972. [7] 孟庆来. (2016). 吴三桂降清问题新探:吴三桂与祖大寿往来书信档案解读.兰台世界, (23), 19-22. [8] 潘喆等编. (1991). 清入关前史料选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商辂. (2012). 商文毅公集.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0] 舒跃育. (2018). 天命可违:诸葛亮行为决策的心理传记学分析.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1] 万增奎. (2009). 道德如何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把自我同一性加入道德教育.心理研究, (1), 3-8. [12] 王钟翰. (点校). (2022). 清史列传·逆臣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3] 吴元丰. (主编). (2015). 大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4] 胥仕元. (2017). 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政治忠诚观.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05), 9-11. [15] 肖涵, 舒月, 欧阳依芸, 卢艺嘉, 王明怡. (2021). 社会拥挤对主动性补偿消费行为的影响:本体安全感威胁的中介作用.心理研究, (02), 155-161. [16] 徐鼒. (2018). 小腆纪传·永历下. 北京: 中华书局. [17] 阎崇年. (2016). 袁崇焕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8] 杨伯峻. (译注). (2017).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北京: 中华书局. [19] 杨一凡. (2013). 皇明制书·大名令·礼令.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 杨晓凡, 胡平. (2020). 社会阶层共情差异的理论与实证探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01), 194-198. [21] 岳寒飞. (2019). 一场“御人”与“人御”的战斗——论《狂人日记》的权欲书写兼谈鲁迅的“人国”理想.鲁迅研究月刊, (11), 88-94. [22] 赵尔巽. (1985). 清史稿列传. 上海: 文明书局. [23] 郑剑虹. (2014). 心理传记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学科体系.心理科学, (4), 776-782. [2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2001). 中国明朝档案汇总.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5] 中华书局编. (1987). 清史列传. 北京: 中华书局. [26] 中华书局编. (2008). 清实录. 北京: 中华书局. [27] 左书谔. (1989). 读《论吴三桂残件》.清史研究, (1), 36-40. [28] Blackman J.S.(2011).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机制(毛文娟,王韶宇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9] Erikson E.H.(2018). 同一性:青少年认同机制(孙名之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30] Galinsky A.D., Magee J.C., Inesi M.E., et al.(2006). Power and perspectives not taken.Psychological Science, 17(12),1068-1074. [31] Maslow A.H.(2013). 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2] Rsner, J. (1987). 精神分析入门(郑泰安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33] Schultz W. T.(2005). 心理传记学手册(郑虹剑译).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34] Singer, T., Lamm, C.(2009).The social neuroscience of empathy.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56(1), 81-96. |
|
|
|